Origin: 《藝術界LEAP》雜誌2014年十月號No.29
Time: 2014, OCT
Keywords: Malaysia, Photography, Ismail Hashim, Wong, Hoy-cheong, secondary orality
書寫的主體是一個跨越層疊關係的系統,貫串了意識的神秘書寫板、心靈、社會、以及所座落世界。
(The subject of writing is a system of relations between strata: the Mystic Pad, the psyche, society, the world.)
《開箱-重裝: 伊斯梅爾・哈辛紀念展》(Unpack-Repack: A Tribute to Ismail Hashim)所體現的繁重檔案匯整研究,像是回應著1989年馬來西亞前輩藝術家伊斯梅爾・札英(Ismail Zain, 1930-1991)在第一屆東協美學研討會上,藉著麥克魯漢(Marshal McLuhan)「次生口語」(secondary orality)說法,對馬來西亞藝術殖民現代性所提出的反思,札英指出所謂原生言說傳統的消失與馬來西亞現代美學的動態鏈接,或許如同德希達演繹佛洛伊德對於記憶和心靈空間之於精神分析的闡釋,需要對書寫作出新的理解(graphematic),而非執著於語音中心主義(phonologism)[1]。藉著《開箱—重裝》整個檔案實踐到展覽的聯動,馬來西亞美學實踐的議題可以是:之於圖像的敘事、之於創作的物件、之於記憶的歷史、之於檔案的策展、 之於日常的藝術、之於信仰的勞動,在這一連串的層遞關係中,觀者如何從伊斯梅爾・哈辛(Ismail Hashim, 1940-2013)的世界觀與關懷,體悟美學的進步意義。——德理達(Jacques Derrida,),「佛洛伊德和寫作場景」(Freud and the Scene of Writing;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