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與社會背景看台灣後戒嚴世代的觀點——對東南亞當代藝術策展過程的參與和觀察 (How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Shape the Perspectives of Post-Martial Law Generation in Taiwan: An Observ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Curation toward South-East Asia)

Author: 賴英泰(Yin-tai LAI)
Origin: 《藝術觀點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no.55
Time: 2013年7月
Keywords: 奧塞德工廠, Outsiders Factory, South-East Asia, Post-Martial Law Generation


Abstract

後戒嚴世代,泛指在1987年解除戒嚴後的台灣社會中成長的一代,這個世代常又因為出生於民國70年代,被稱為「七年級生」;又或者是上一個世代加諸於這個世代的評價「草莓族」。後戒嚴世代成長的背景,正好是台灣從長期禁錮的政治社會氣氛之中剛剛解放出來,社會氣氛相對鬆綁,也是台灣從威權國家到民主國家的過渡轉變期。後戒嚴世代也是第一個全面接觸網路的世代,資訊的快速與大量流通使得許多事情變得不是祕密,新聞的傳播速度也快上許多倍,透過網路,人際關係更為緊密,卻也同時造成某種疏離。

對後戒嚴世代來說,學生時期課餘時間陪伴他們成長的是美國與日本強力輸入的流行文化/次文化。美國文化在後戒嚴世代成長背景中的出現跟二戰後的世界局勢有絕對關係。這期間美國在軍事上與經濟上都對台灣有許多援助,而美國文化亦伴隨著這些交流而輸入台灣。後戒嚴世代父母輩的成長年代在1960年代,這個時期除了前述的美國文化影響之外,國民政府在台灣的統治漸漸穩固,70年代時推行的文化復興運動,教科書內容強調中國文化與歷史,導致了這個世代在教育背景上跟他們自己的父母輩相差極大。


除了中國、美國文化之外,影響後戒嚴世代更大的是日本流行文化。戰後日本的流行文化被包裝成為文化商品輸出到全球各地。台灣更是因為地緣政治上相近與歷史情感上的熟悉度,讓日本文化的進口變得更加容易與快速。日本人或日本文化對於後戒嚴世代的祖父輩來說,是殖民或統治者的角色。

受過日治後期皇民化教育的台灣人來說,日本仍然是他們心中的祖國;日語和日本文化、日本精神都成為一種高尚的象徵,加上他們對於戰後國民政府政權的不適應,導致他們對日本時代更加懷念。
 祖父母輩  父母輩  後解嚴世代
 成長年代  1930s  1960s  1990s
 統治政權  日本殖民政府  國民政府  民選政府
 學校使用語言   日語  國語  國語
 課程認同  日本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為主,台灣為輔 
 時代背景  日本殖民統治  戒嚴威權體制   民主自由社會
 國家認同  日本(日本精神)   中華民國  台灣

台灣不同世代在成長時期面臨不同的社會狀況,跟台灣歷史中的巨大斷裂、政權交替有關。世代之間成長與教育背景的差異,使得父子或祖孫之間在言語、想法上難以溝通,精神世界上也有著相當的差異存在。

後戒嚴世代在台灣的自由民主中成長,教育與社會背景讓他們認同自己出生、成長的土地,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因為認同台灣作為國家,後戒嚴世代來說,與中國、港澳、星馬的交流都基於華人共同的語言與文化背景;與日本的交流則某種程度建立在因為殖民系統與流行文化上而產生的聯繫。近來後戒嚴世代開始對東南亞產生興趣,也試圖建立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連結。

以奧賽德工廠策展團隊為例,奧賽德工廠成立以來,東南亞的交流視為主要方向之一。原因是台灣跟東南亞不只在地理上跟氣候上相近,在二十世紀的歷史發展裡也面臨了同樣的處境:同為被殖民國家、都在戰後走向自主的路、被視為經濟待開發的第三世界等。以下筆者以自身參與奧賽德工廠策展計畫中的實際經驗,提出後戒嚴世代與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時的一些觀察與思考。

台灣與東南亞有幾個重要的連結,其一是跟東南亞的華人之間的關係。新加坡跟馬來西亞都擁有不少華人人口,奧賽德工廠藉此在吉隆坡舉辦「島外談」,向年輕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藝術圈介紹台灣的藝術發展現況。除了星馬之外,越南也有許多華人移民後代,在奧賽德工廠策展人高森信男的「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之中,兩位越南籍藝術家,吳垂緣(Ngo Thuy Duyen)跟裴公慶(Bùi Công Khánh)都來自越南中部古城會安,筆者與他們互動時,他們常提到會安(Hoi An)這個十六到十七世紀由華人移民所建立的海港城市在他們成長背景中的影響,裴公慶甚至自身就有閩南移民的血統。筆者帶兩位藝術家參觀台南的一級古蹟祀典武廟時,他們很快就能進入與理解武廟的背景,正因為會安也有一間知名的關公廟。諸如此類的華人共通背景,是台灣與東南亞進行文化交流時可以彼此快速理解的優勢。

南島民族之間的連結也是重點之一。根據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台灣的原住民各族與東南亞的南島民族本是同根生,甚至有一說法是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在奧賽德工廠策展人李依佩的展覽「漫遊島城-亞洲當代攝影交流展」過程之中,筆者陪同來自日惹的印尼籍藝術家丹尼爾.薩特亞葛拉哈(Daniel Satyagraha)與賽朵.阿里維波沃(Seto Hari Wibowo)一同參觀台灣文學館時,裡面正展出台南平埔族群西拉雅族的母語教材,同是南島民族的兩人突然發現他們能理解其中某些字詞的意思。例如歷史上西拉雅大社群之一的麻豆社,原文”Mattaw”在西拉雅語中是「眼睛」的意思,而印尼話裡,發音極為近似的”Mata”也是眼睛的意思。在展覽合作期間,印尼藝術家們在互動時提到對某些字詞的說法,菲律賓籍的藝術家卡塔妮娜.艾菲卡(Catalina Africa)發現自己的母語他加祿語(Tagalog)跟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有些字詞的念法也雷同,這些都是南島語系文化之間相通的象徵。

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跟東南亞、東北亞之間在歷史上的往來關係相當密切。十七世紀時的遠東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這個區域中扮演了串連的角色。筆者和印尼藝術家一起參觀安平古堡,也是荷蘭時代留下來的熱蘭遮城遺跡時,向他們提及荷蘭、印尼跟台灣的三邊關係。熱蘭遮城隸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巴達維亞,也就是現在的雅加達。印尼藝術家們提及荷蘭長達數百年對印尼的殖民,也都侃侃而談。透過這樣的歷史串連,讓現代分處不同國家的人可以有一個共同思考與連結的方式。

台灣在東亞中的地理位置與角色值得觀察。在「漫遊島城-亞洲當代攝影交流展」中,台灣攝影藝術家陳伯義的作品《落彩》,透過在台灣商店就買得到的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飲料罐,揭示了台灣作為一個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文化交融中心點,同時對跨國資本主義與異國情調提出反思。另外,筆者跟來自日本的攝影藝術家待夜由衣子(Taiya Yuico)與兩位印尼藝術家在台南展場齁空間附近步行途中,在巷弄間發現了一間傳統手工製作塌塌米的店,而是印尼籍的師傅在現場製作。塌塌米的技術傳統保存下來當然是因為台灣受到日本殖民的緣故,而製作師傅是印尼籍,又跟近數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引進許多外籍移工有關。台灣作為一個東南亞跟東北亞之間的樞紐位置與串連的角色,其實正在我們不自覺的地方發生著。

東南亞在討論當代性的社會議題的時候,許多可以跟台灣的社會現狀作對照。比如說越南藝術家斐公慶關注在快速經濟發展之中,都市中相對貧困的區塊被迫重劃成為經濟與商業大樓發展區的拆遷問題;越南藝術家吳垂緣在「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之中的創作,也討論了在台灣的越南籍配偶對台灣的影響,這些都是台灣社會正在面對或者必須面對的議題。在「漫遊島城-亞洲當代攝影交流展」之中,印尼藝術家Daniel Satyagraha的作品討論在地文化受到西方或者現代化影響時的轉變,則類似於台灣近數十年來所討論的本土文化的回歸與新時代的衝擊的問題。

在這些交流計畫的過程中所提出或獲得的問題與思考方式,除了讓了我們對東南亞既定印象的反省與再認識之外,更重要的或許是從這些計畫過程中所獲得的,台灣與東南亞之間文化背景連結的釐清。謹以此文對於後戒嚴世代的東南亞交流提出一些粗略的思考方向。(此版本由作者修訂;全文請見《藝術觀點ACT》no.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