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馬來西亞藝術的範式人物與藝術家自主行動 (Paragigmatic Personalities and Aesthetic Autonomy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n Art)

Arthor: 蔡長璜(CHAI Chang Hwang)
Origin: 《現代美術》Modern art No.177
Time: 2015, Jun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Artist Initiative, YAP Sau Bin, RAP, Lostgens', 烈火莫熄, Reformasi, Redza Piyadasa


Abstract

1998年是個轉捩點,這一年,馬來人土著(Malay Bumiputeras)領導暨權貴階層發生內爆,遂使馬來西亞政治版圖出現了結構性的斷裂。自1980年代中期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大力推行以來,不同利益集團和統治菁英之間互相競逐、站位,從此分化為一種對立關係。時任首相的政治強人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將其副手安華(Anwar Ibrahim)革職。後來,安華與其多位親信在《國內安全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 ISA)下被捕,前者更在扣留所遭人——最終在輿論壓力下爆出行使暴力者為全國總警長——毆傷,左眼瘀血腫脹,本地中文媒體稱之為「黑眼圈事件」;馬哈迪排除異己之手段,旋即催生一場強烈要求改革的政治抗爭行動,亦即,「烈火莫熄」(Reformasi)社會運動。這場源自此地主導性的人口或族群的二度鬥爭,乃是基於市場調整和資源分配等問題談判不遂的緣故,主要導火線則是亞洲金融危機。

試析英屬馬來亞時期華人畫家的境遇 (The Lives and Works of Chinese Painters in the British Malaya Era)

Arthor: 蔡長璜(CHAI Chang Hwang)
Origin: 《現代美術》Modern art No.177
Time: 2015, Jun
Keywords: Malaysia Chinese Painters, British Malaya


Abstract

(土生馬華畫家)1924年4月2日,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訪華團乘船遊加爾各答途經新加坡,當地一個特別接待團儘地主之誼邀一行人上岸聚餐、雅集;就在這個上午,青年畫家劉溪松代表三州府社群贈送一幅泰氏畫像予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過了70年,「Low Kway Song」這個名字與其畫作再度出現於藝術世界,不期而然地觸動馬來西亞藝術史研究者的敏感神經。鍾瑜則在《馬來西亞華人美術史(1900-1965)》(1999) 中把劉氏繪製於1921年的〈山貓圖〉(Lynx) 當成「我國唯一能見到最早的一幅油畫」。在前述著作中,這位又叫「劉開賞」的華人畫家,曾參與1929年由青年勵志社舉行的「新加坡美術展覽會」,同場展出者上有徐悲鴻、張汝器、李家耀、張伯河、謝松安等人。
[......]

DA+C藝術節「歷史上的今天」(Hari Ini Dalam Sejarah) 單元參展藝術家:羅仕東 (LO Shih-tung)

Artist
LO, Shih-tung | 羅仕東 [Taipei]
 
Shih-tung Lo focuses on the special textures presented in our daily life, seeing them as in Walter Benjamin’s discourse, fragments and reflection of a complete structure, a whole world. His works are organic documents attempting to inquire and contemplate ever-changing warped messag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spectators and communities, the fragmented, fissured, and forgotten history can be reconstructed or even fictionalized. It is about seeking one’s identity, residence, hometown, and city; those long forgotten, unseen ghosts. He is the Artist-in-residency and will present his new work during DA+C Festival, recommended by No Man's Land.

羅仕東關注於社會中日常可見的特殊紋理,將其視為如班雅明論述中的碎片,折射、反映一完整的結構、世界。作品作為活的文件,試圖誘發詢問與思考、移動與轉換的特殊訊息。創作不限於特定媒材或方式,從創作與社區、觀眾的交互過程中,將零碎的、間隙的、遺忘的歷史層積和記憶深處重構或甚至虛構;尋訪當代社會中關於身分、家、故鄉、城市——即那些關於我們已經遺忘許久,不可見的幽黯鬼魂。他將由數位荒原推薦參加八月於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DA+C藝術節進駐與創作。

DA+C藝術節「歷史上的今天」(Hari Ini Dalam Sejarah) 單元參展藝術家:吳宜曄 (WU, I-yeh)

Artist
WU, I-yeh | 吳宜曄 [Taipei]

WU, I-Yeh graduated with a MFA in computational studio arts from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Most of WU’s recent works attempt to captu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s well as to rethink the possibilities of multifacet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 Others by means of programming, images, installations and texts. His work has been nominated in 5th Digital Art Festival,Taipei.

吳宜曄1984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匠學院,電腦藝術研究所碩士班。近期作品主要藉由電腦程式、影像、裝置、文字去嘗試碰觸屬於個人的感知狀態以及描繪個人與他著之間溝通的可能。他將由數位荒原推薦,參加八月於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DA+C藝術節進駐與創作。(以上內容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他的作品入選了第五屆臺北數位藝術獎互動類。

DA+C藝術節「歷史上的今天」(Hari Ini Dalam Sejarah) 單元參展藝術家:王鼎曄 (WANG Ding-yeh)

Artist
WANG, Ding-yeh | 王鼎曄 [Taipei]

WANG, Ding-yeh, born in 1978 in Taipei, has received the degree of Meisterschule from the Dresden Academy of Fine Arts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Dresden) in 2011. He specializes in video installation and painting. The themes of his works primarily focus on issues concerning his life, the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He firmly believes that people will be able to resist or connect themselves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and meanwhile achieve self-healing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Israel, France, and Germany. In 2013, he had curated the exhibition Live Live Seafood, collaborated with CHANG, Hao-shin, in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He is also JUN/JUL's Resident Curator on No Man's Land (ISSUE 2015, JUL: Recalling Islands).

王鼎曄1978年生於台北,2011年獲得德國德勒斯登高等藝術學院—卓越藝術家文憑。擅長使用錄像裝置與繪畫,作品環繞於自身、社會與環境議題。深信透過創作能與外部社會連結或是對抗,並且同時能自我療癒。作品於台灣、美國、以色列、法國、德國等國展出。(以上介紹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2013年,他與張顥馨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生猛海鮮店》展覽。他也是「數位荒原」六月/七月的駐站策展人(2015年七月專題:「島的回憶」)。

吳宜曄訪談(許峰瑞提供)

Arthor: 許峰瑞(HSU Fong-ray)
Origin: 《迴光線——影像的裂隙》(Re-turning Sight - The Fissures of Moving Image; )展覽手冊
Time: 2015, Feb
Keywords: 許峰瑞, 吳宜曄, 動態影像, HSU Fong-ray, WU I-yeh, Moving Image, Computer Art


Abstract

許峰瑞(以下簡稱許):你大學是從劇場出身,是甚麼樣的契機讓你會想去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唸Computer Art?

吳宜曄(以下簡稱吳):一開始就是有興趣。大學時候唸的舞台設計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要去處理很實際的文本需求,例如空間走位和佈景的功能性等。後來漸漸地接觸到一些比較實驗的劇場,發現還有很多不同的媒材像是數位影像、機械裝置等等,覺得好像很好玩就想嘗試這類的創作。

方彥翔與羅仕東夜談:《年—非常快,或緩慢的改變》

Arthor: 方彥翔(FANG Yen-hsiang)
Origin: 《GAZE》線上誌(本文由藝術家授權轉載自藝術家網站,感謝方彥翔協助校稿)
Time: 2011
Keywords: 羅仕東, 方彥翔, 寶藏巖, Treasure Hill, Residency, ghosts, post production


Abstract
甫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結束的《年—非常快,或緩慢的改變》,是羅仕東歷經為期六個月藝術駐村結束,相隔半年後再度對這段寶藏巖經驗回應的個展。這批發表作品全部都是關於寶藏巖的,或者精確地説,都是關於羅仕東這個個體所重疊到的寶藏巖——不管是他對駐村期間的策動、計畫的整理,還是抽取自駐村生活中的經驗碎片,或是那些不只在半年之間所累積的傳說與奇聞軼事。這些影像和物件以獨特的形態混雜著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的線索,在進入夜色的暗室展場裡,羅仕東試圖引領我們或者透過作品向我們顯像的狀態,是一種從夜晚開始對寶藏巖進行的凝視,所看的不是寶藏巖的物理空間,而是寶藏巖這個「事件–所在」。
主要作品《火之記憶》這部錄像包含了幾個片段的敘事:從警衛口中說出的火災(一則傳說)、天台上觀看不行飛行物的談話(一則軼事)、人形布偶熊與裸體的行人 (一則幻想)、再造的寶藏巖火苗(一則事件)。整部影片採用35釐米焦段的鏡頭拍攝,形成一種有距離感、旁觀的位置。羅仕東將那些寶藏巖的過往事跡與個人經驗形變為某種「記憶–文本」的「微」歷史書寫,同時也是以一種紀念物的方式回應了之於寶藏巖的藝術群體——如同《火的記憶》的英文譯名:「城市旁的鬼(靈)魂(ghosts next to the city)」,覆蓋在商業鬧區旁的山丘上之不可見者,一再更迭但不會死亡。
《年—非常快,或緩慢的改變》許 多部份回應著曾經在寶藏巖長期居住活動的葉偉立,形成一種「之間–影像」或「複視」影像。類同於葉偉立大量拍攝自寶藏巖的攝影作品,與其說是地理學式的地 方經驗紀實,不如説帶著這個危險所描述著同一個處是由想像誕生的「差異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今日寶藏巖這個被所有文化碎片組成它的「異托邦」 (heterotopia)形象,是一種文化治理下的異托邦「再製造」,羅仕東這批創作則是接近於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所談「後製造」(Post production)的方式,對其岩層紋理再次摺皺。

區秀詒/重建的影像:以「棉佳蘭」作為方法

Arthor: 區秀詒(AU Sow Yee)
Origin: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區秀詒個展(Habitation and Elsewhere: Image as Instrument -- AU Sow Yee's Solo Exhibition)
EX!T 6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郭昭蘭策劃
Experimental Media Art Festival in Taiwan 2015 (EX!T 6) curated by GUO Jau-lan
(原發表於燧火評論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區秀詒, AU Sow Yee, 棉佳蘭, Mengkerang


Abstract
當代生活幾乎人手一機,每個人的雙眼已成為自動攝影機和蒙太奇製造機。影像的洪流儼然已無可避免,其所殷切期盼的動能,也因為快速模組化的影像鏡頭語匯、影像奇觀的競逐,甚至是想像,迅速落入過剩與疲乏的危機當中。身處在截然不同的歷史、社會以及政治脈絡下,我們該如何思考或翻轉西方所主導的影像機器(即製造或生產影像的機器,如暗箱、照相機、攝影機、放映機等)和機器影像(由機器所產生的影像)史觀與論述?「重建的影像」為何以及如何重建?
我以棉佳蘭(Mengkerang)作為方法,重新思考出生地馬來西亞的歷史、政治脈絡,以及民族、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等看似抽象又在日常生活中切身的命題。同時透過重新思考影像和政治、幻象、共同體、歷史以及地理學之間的關係,試圖重建一種超越一般影像,具備既可解放幻影和影像的再現宿命,亦可召喚能動性的影像。‬‬‬‬‬‬‬‬‬「棉佳蘭」既是一個虛構想像的「地方」,也是三件影像裝置作品的核心命題。在這個命名為「棉佳蘭計劃」創作裡,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建構和想像「棉佳蘭」的地理、歷史及精神面貌,藉此回應、辯證種種諸如共同體、國族國家、歷史、流動(mobility)等框架。

倘若「語言是民族的靈魂」(If Bahasa Jiwa Bangsa)

Arthor: 許芳慈(HSU Fang-tzu)
Origin: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區秀詒個展(Habitation and Elsewhere: Image as Instrument -- AU Sow-yee's Solo Exhibition)
EX!T 6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郭昭蘭策劃
Experimental Media Art Festival in Taiwan 2015 (EX!T 6) curated by GUO Jau-lan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區秀詒, AU Sow-yee, 故事接龍, Exquisite Corpse


Abstract
始於1960年代,Bahasa Jiwa Bangsa作為一個宣傳口號,目的是推廣以馬來語為國語的政令,卻恰好呼應著策展人黄雅君與楊秀明的馬來西亞錄像創作溯源,在東南亞一詞體現的懸置地理政治框架下,當1989年劉康煜在吉隆坡國家藝廊發表複合媒材錄像雕塑《穿越識字之道》(A Passage Through Literacy),而美籍藝術家雷.朗根巴赫則在檳城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展出名為《語文課》(The Language Lesson)的同步錄像裝置時,這個政令口號竟意外地招喚出動態影像媒材與實踐之間的關鍵母題——語言(Ooi 29; Ooi & Yong 231)。縱使bangsa同時也是種族或人們的泛稱,按照馬華文學研究者黃錦樹的梳理,由於馬來西亞全國作家協會(Persaudaraan Sahabat Pena Malaya [Brotherhood of Pen Friends])在1935年就以仿效19世紀以德國洪堡特提倡的民族國家情操,提出Hidup Bahasai(大致可譯為「活出我族的語言」)的標語,建構了民族與語言的連帶關係,因此,Bahasa Jiwa Bangsa字面上大致可以譯為「語言是民族的靈魂」,然而bangsa游移的多義性彷彿也吸引著影像去回應共同體流動的存在意像,以及運作「人群」、「種裔」、「國族」此類詞彙時的內在緊張感(黃錦樹 56)。

邊陲與主體:馬華當代藝術初探

Arthor: 高森信男(TAKAMORI Nobuo)
Origin: 藝術家(ARTIST Magazine)No.479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轉載自:Takamori's Writing / 高森書寫



Abstract
馬華的身世之謎

馬來西亞華人,簡稱「馬華」;是個看似明確,實則多元混雜的族群。「馬華」之所以可以被述說為某種主體,其實是來自和馬國其他族群及文化的相對差異,依斯蘭文化、印度教文化和來自歐洲的殖民文化令不同祖籍的南腔北調、峇峇娘惹文化(Baba Nyonya,15世紀起長期世居馬來亞,文化上已和當地文化融合的土生華人)、和躲避戰火的華僑新客之間的差異,顯得微不足道。企圖去定義或尋找何謂、或誰是馬華往往顯得緣木求魚,有的人可能是在19、20世紀時由泰國或印尼遷來、有的人可能是披著頭巾的穆斯林,卻有著華人血緣的祖父或祖母、有的人有強烈的中國認同、但是在90年代之後,卻有更多年輕人早已跨越族群和語言的藩籬,更為自在的建構和保護理想中的社會及本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