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馬來西亞藝術的範式人物與藝術家自主行動 (Paragigmatic Personalities and Aesthetic Autonomy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n Art)

Arthor: 蔡長璜(CHAI Chang Hwang)
Origin: 《現代美術》Modern art No.177
Time: 2015, Jun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Artist Initiative, YAP Sau Bin, RAP, Lostgens', 烈火莫熄, Reformasi, Redza Piyadasa


Abstract

1998年是個轉捩點,這一年,馬來人土著(Malay Bumiputeras)領導暨權貴階層發生內爆,遂使馬來西亞政治版圖出現了結構性的斷裂。自1980年代中期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大力推行以來,不同利益集團和統治菁英之間互相競逐、站位,從此分化為一種對立關係。時任首相的政治強人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將其副手安華(Anwar Ibrahim)革職。後來,安華與其多位親信在《國內安全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 ISA)下被捕,前者更在扣留所遭人——最終在輿論壓力下爆出行使暴力者為全國總警長——毆傷,左眼瘀血腫脹,本地中文媒體稱之為「黑眼圈事件」;馬哈迪排除異己之手段,旋即催生一場強烈要求改革的政治抗爭行動,亦即,「烈火莫熄」(Reformasi)社會運動。這場源自此地主導性的人口或族群的二度鬥爭,乃是基於市場調整和資源分配等問題談判不遂的緣故,主要導火線則是亞洲金融危機。

(多元與歧義的當代藝術徵候)當代馬來西亞的藝術進程真所謂挑戰與機遇並存。處在政治場域邊緣,創意社群與其行動主體長久以來面對的威脅,諸如言論和表達都受到限制等問題,連同因這起事件而引發的後遺症:懼怕文化和自我審查,無疑都需要得到公民社會乃至普羅大眾相等程度的關注。10月27日,就在整個社會陷入一片人人自危的氛圍當中,「Apa? Siapa? Kenapa?:多媒體視覺藝術展」於首都吉隆坡市郊一座閒置的商業空間揭開序幕。這項由藝文界人士自我組織的展演計劃,便是因應「黑眼圈事件」而生:它乃是「Artis Pro Activ」(APA)主辦的「Apa-Apa?:多美體藝術節」的子計劃之一。
[......]

(強化單一民族文化的領導權)畢雅達薩(Redza Piyadasa)參加「Apa? Siapa? Kenapa?:多媒體視覺藝術展」的複合沒材作品題為《馬來西亞能!》(Malaysia Boleh!)。藝術家挪用一本英文版《亞洲周刊》——該期封面即刊印了安華因為「黑眼圈事件」出庭供證時,對著法庭外的支持者揮手示意的影像——並將之視同大師經典班用畫框鑲起;下方空白處則以模板繪製了(馬來文)「已經引起世人注目的淤黑的眼!馬來西亞能!」字句,再於這名前副首相淤腫的左眼處畫一個紅圈,借此呼應鮮紅的「MALAYSIA BULEH」字眼,意旨直接了當。
[......]

(另一類想像馬來西亞的方式)1980年代中期以後,更為具體則始於1991年,國家對社會轉型的介入漸漸地由強轉弱,作為一個相對重要的角色,當局間接地透過親商政策的建制化,驅使經濟領域踏入自由化和私營化的茁壯期。全國上下齊心朝「2020宏願」(Wawasan 2020)邁進,種族關係緊張及不穩定問題也相應減少。此地社會、文化與政治生活出現新的轉向:國家認同出現多元發展的趨勢,造成教育機構日益與時俱進,中產階級和專業人士隊伍也不斷擴大;受過良好教育者對文化、藝術的鑑賞有所要求,更有助於私人資金或企業贊助等資本投入。接踵而至的商業畫廊與替代空間則賦予當代藝術家不少活動的機會和空間;機會、空間都有所增加,在在誘使更多新生代自動自發地投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