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秀詒/重建的影像:以「棉佳蘭」作為方法

Arthor: 區秀詒(AU Sow Yee)
Origin: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區秀詒個展(Habitation and Elsewhere: Image as Instrument -- AU Sow Yee's Solo Exhibition)
EX!T 6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郭昭蘭策劃
Experimental Media Art Festival in Taiwan 2015 (EX!T 6) curated by GUO Jau-lan
(原發表於燧火評論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區秀詒, AU Sow Yee, 棉佳蘭, Mengkerang


Abstract
當代生活幾乎人手一機,每個人的雙眼已成為自動攝影機和蒙太奇製造機。影像的洪流儼然已無可避免,其所殷切期盼的動能,也因為快速模組化的影像鏡頭語匯、影像奇觀的競逐,甚至是想像,迅速落入過剩與疲乏的危機當中。身處在截然不同的歷史、社會以及政治脈絡下,我們該如何思考或翻轉西方所主導的影像機器(即製造或生產影像的機器,如暗箱、照相機、攝影機、放映機等)和機器影像(由機器所產生的影像)史觀與論述?「重建的影像」為何以及如何重建?
我以棉佳蘭(Mengkerang)作為方法,重新思考出生地馬來西亞的歷史、政治脈絡,以及民族、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等看似抽象又在日常生活中切身的命題。同時透過重新思考影像和政治、幻象、共同體、歷史以及地理學之間的關係,試圖重建一種超越一般影像,具備既可解放幻影和影像的再現宿命,亦可召喚能動性的影像。‬‬‬‬‬‬‬‬‬「棉佳蘭」既是一個虛構想像的「地方」,也是三件影像裝置作品的核心命題。在這個命名為「棉佳蘭計劃」創作裡,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建構和想像「棉佳蘭」的地理、歷史及精神面貌,藉此回應、辯證種種諸如共同體、國族國家、歷史、流動(mobility)等框架。

倘若「語言是民族的靈魂」(If Bahasa Jiwa Bangsa)

Arthor: 許芳慈(HSU Fang-tzu)
Origin: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區秀詒個展(Habitation and Elsewhere: Image as Instrument -- AU Sow-yee's Solo Exhibition)
EX!T 6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郭昭蘭策劃
Experimental Media Art Festival in Taiwan 2015 (EX!T 6) curated by GUO Jau-lan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區秀詒, AU Sow-yee, 故事接龍, Exquisite Corpse


Abstract
始於1960年代,Bahasa Jiwa Bangsa作為一個宣傳口號,目的是推廣以馬來語為國語的政令,卻恰好呼應著策展人黄雅君與楊秀明的馬來西亞錄像創作溯源,在東南亞一詞體現的懸置地理政治框架下,當1989年劉康煜在吉隆坡國家藝廊發表複合媒材錄像雕塑《穿越識字之道》(A Passage Through Literacy),而美籍藝術家雷.朗根巴赫則在檳城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展出名為《語文課》(The Language Lesson)的同步錄像裝置時,這個政令口號竟意外地招喚出動態影像媒材與實踐之間的關鍵母題——語言(Ooi 29; Ooi & Yong 231)。縱使bangsa同時也是種族或人們的泛稱,按照馬華文學研究者黃錦樹的梳理,由於馬來西亞全國作家協會(Persaudaraan Sahabat Pena Malaya [Brotherhood of Pen Friends])在1935年就以仿效19世紀以德國洪堡特提倡的民族國家情操,提出Hidup Bahasai(大致可譯為「活出我族的語言」)的標語,建構了民族與語言的連帶關係,因此,Bahasa Jiwa Bangsa字面上大致可以譯為「語言是民族的靈魂」,然而bangsa游移的多義性彷彿也吸引著影像去回應共同體流動的存在意像,以及運作「人群」、「種裔」、「國族」此類詞彙時的內在緊張感(黃錦樹 56)。

邊陲與主體:馬華當代藝術初探

Arthor: 高森信男(TAKAMORI Nobuo)
Origin: 藝術家(ARTIST Magazine)No.479
Time: 2015,Apr
Keywords: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轉載自:Takamori's Writing / 高森書寫



Abstract
馬華的身世之謎

馬來西亞華人,簡稱「馬華」;是個看似明確,實則多元混雜的族群。「馬華」之所以可以被述說為某種主體,其實是來自和馬國其他族群及文化的相對差異,依斯蘭文化、印度教文化和來自歐洲的殖民文化令不同祖籍的南腔北調、峇峇娘惹文化(Baba Nyonya,15世紀起長期世居馬來亞,文化上已和當地文化融合的土生華人)、和躲避戰火的華僑新客之間的差異,顯得微不足道。企圖去定義或尋找何謂、或誰是馬華往往顯得緣木求魚,有的人可能是在19、20世紀時由泰國或印尼遷來、有的人可能是披著頭巾的穆斯林,卻有著華人血緣的祖父或祖母、有的人有強烈的中國認同、但是在90年代之後,卻有更多年輕人早已跨越族群和語言的藩籬,更為自在的建構和保護理想中的社會及本土價值。